时尚词苑:旅游带火“特种兵”

作者:刘明奇;来源:咬文嚼字;时间:2023-08-28 12:09;阅读:719

2023年是我们在经历长达三年的疫情后,走出新冠迷雾的头一年。跟以前习惯性居家相比,当下的自由出行显得弥足珍贵,尤其在抵挡过冬日的寒冷后,面对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的春夏景象,期待一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心情更是涌上心头,难以消解。于是,旅游成为热门话题,“特种兵式旅游”火遍全网。例如:

(1)如今,“特种兵式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旅行方式。(《川江都市报》2023年4月13日)

(2)热门城市、热门景点开启“人从众”模式,在年轻人群体中悄悄兴起了一种很新的旅游方式——“特种兵式旅游”。(《安庆日报》2023年5月29日)

“特种兵式旅游”是说有越来越多的当代年轻人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和花销内尽可能去多个景点旅游。我们都知道,“特种兵”一词是指单兵作战能力极强、适合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的兵种。为何“旅游”也会搭配上“特种兵”模式?

000.jpg

“特种兵式旅游”最初是出游的大学生群体用来自我调侃的一种说法。他们趁双休日去不同城市旅游,立志打卡尽可能多的景点与美食,还要做到准时赶回学校上周一的早课,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将旅游的强度安排得像一场特种兵的拉练。例如:

(3)这种旅游方式行程密集,夜间坐火车,白天可能步行十几二十公里,去十来个景点……大学生们称这种很消耗体力的旅游方式为“特种兵式旅游”。(《杭州日报》2023年4月10日)

(4)两天三城,一天连刷十几个景点,晚上只睡3小时,日行8万步……最近,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火了。(《劳动者报》2023年4月14日)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用“特种兵式”来修饰“旅游”,正是借用了“特种兵”身上的两大特征——体能的高度消耗和时间的高效利用,说话人用特种兵所具有的特征来喻指这场旅行的挑战性与高效性。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用“特种兵式”来修饰“旅游”,是夸张手法的运用,说话人的目的在于突显大学生的两种状态反差——日常状态与旅游状态。在一场旅行中,大学生能精密制作并严格执行时间表的内容,能坚持完成在平日学习或工作中不可能完成的体力活动。“特种兵式旅游”形象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日常与旅行中,身体和精神方面两种完全不同状态的对比。

“特种兵式旅游”火爆的背后反映了“两个高效”现象——“旅人行事高效+硬件设施高效”。硬件设施的日益完备可以说是“特种兵式旅游”的必要条件,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网络技术的日趋发达、服务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再加上一些热门景点开放了夜间游览模式,一些公共场所24小时营业,为旅游者提供美食与歇脚场所,这都为“特种兵式旅游”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例如:

(5)报道中就有大学生直言,“特种兵式”旅游本身就是为了节省开支,来海底捞吃个火锅顺便休息一晚,很划算。(《德州晚报》2023年5月4日)

随着今年上半年各种小长假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特种兵式旅游”行列,使得这种旅行方式的主体由大学生扩展为更多的年轻群体。例如:

(6)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特种兵式旅游”的主人公,从年轻的大学生变成了年轻的群体。(《中国妇女报》2023年5月11日)

另一方面,“特种兵式”的修饰对象也从“旅游”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

(7)如果附近的城市定期存款利率比本地高0.4个百分点,你会坐上火车去存钱吗?3月以来,不少江苏人就这样组团去上海存钱,当日往返,被网友称之为“特种兵式存款”。(《北京青年报》2023年5月12日)

(8)“特种兵式旅游”结束,“特种兵式学习”来了。“五一”假期后,多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的孩子在返程路上赶作业。(《浙江教育报》2023年5月9日)

由“特种兵式旅游”,衍生出“特种兵式存款/学习/工作”等等,“特种兵式”走出原本的特殊行业,被用来修饰日常生活中的某种高能行为,说明“特种兵式××”有很强的能产性。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特种兵式××”会越来越多,这是社会高效发展的必然结果。

(本文作者:刘明奇;文章来源:《咬文嚼字》2023年第8期《时尚词苑》栏目)

标签:旅游,热门话题,特种兵式旅游,时尚,流行语,流行词,话题